top of page
每月共修


日期:
時間:
每月第二、四個星期四
14:30-17:30
菩薩行 - 恭誦《瑜伽菩薩戒》
備註:
法會日暫停
《瑜伽菩薩戒》乃彌勒菩薩宣講,由玄奘大師摘錄而成戒本,共有四重四十三輕戒,是一切大乘菩薩所受持之菩薩學處。透過誦戒儀軌,時刻憶念菩薩戒法,對菩薩個人自省、懺悔、保持菩提心及修行菩薩道有莫大益處。此菩薩戒通於七眾弟子,未受菩薩戒者,亦可隨喜參與誦戒以助發心。

日期:
時間:
每月第一個星期四
19:00-21:00
淨土行 - 恭誦《觀無量壽經》
備註:
法會日暫停
《佛說觀無量壽佛經》由劉宋西域三藏法師疆良耶舍譯出,屬於淨土宗「三經一論」之其中一經,一直給與中國淨土思想重大的影響。佛說往生淨土之行業,觀想西方極樂世界;觀阿彌陀佛的依正莊嚴。導引十六種禪觀次第,初由日想觀、水觀、地想觀、寶樹觀等等,漸漸觀成極樂世界的依報莊嚴。進至第九觀「遍觀一切色想」,經中更說:「諸佛如來是法界身,遍入一切眾生心想中;是故汝等心想佛時,是心即是三十二相、八十隨形好。是心作佛,是心是佛。」從觀想無量壽佛身八萬四千種相好光明,進而令行人與佛的慈悲功德法身互相契合。告訴我們非心外求佛,非心外求淨土,我心即是佛,我心即是淨土的佛教高深理論。

日期:
時間:
每月第二個星期四
19:00-21:30
大願行 - 恭誦《地藏經》
備註:
法會日暫停
《地藏菩薩本願經-見聞利益品》:「地藏名字人若聞,乃至見像瞻禮者,香華衣服飲食奉,供養百千受妙樂。若能以此迴法界,畢竟成佛超生死。」此經由唐代實叉難陀所譯,分上、中、下卷,藉著虔誠誦經、禮懺,祈願迴向過去六親眷屬及法界眾生,離苦得樂,同證菩提。

日期:
時間:
每月第三個星期四
19:00-21:00
藥師行 - 恭誦《藥師經》
備註:
法會日暫停
《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》,簡稱《藥師經》,是佛應文殊師利菩薩請求而開示的經典,內容講述東方琉璃淨土藥師佛於因地時,為利益受病苦眾生,所發的十二大願作敘說。經文特別提到若有人身患重病,能夠盡心禮拜供養藥師佛,可以逆轉災病,消災延壽,藉著虔誠誦經、禮懺,祈願迴向自己以及一切法界眾生,消災免難,增福延壽。

日期:
時間:
每月第四個星期四
19:00-21:00
普賢行 - 恭誦《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》
備註:
法會日暫停
《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》係佛陀於說法華經之後,在毘舍離國大林精舍所說。因佛宣告三個月後將般涅槃,阿難等隨即請問佛入滅後弟子應如何修行及大乘法要,佛遂為說普賢觀門、六根罪之懺悔及懺悔後之功德。

日期:
時間:
逢星期五
19:00-21:00
法華行 - 恭誦《妙法蓮華經》
備註:
法會日暫停
《妙法蓮華經》是中國佛教的重要經典,素有「經中之王」的美譽,本經強調弘揚、受持、讀誦、解說、書寫《法華經》,將獲得諸佛菩薩天人之護佑,歷來修持此經得到感應者比比皆是。藉著虔誠誦《法華經》,能得無量利益,迴向十方法界眾生,早成佛道,共證菩提。

日期:
時間:
逢雙週六
19:00-21:00
正見行 - 成佛之道佛學班
備註:
需報名,法法會日暫停
《成佛之道》,由台灣印順導師撰寫,內容由〈歸敬三寶〉、〈聞法趣入〉、〈五乘共法〉、〈三乘共法〉、〈大乘不共法〉共五章所組成,透過導師親身博覧三藏的佛法見地,巧妙將浩瀚的佛法,簡要及有系統地,將佛的教說,統攝貫通,由淺入深地呈現在這本鉅著上。藉著研讀此書,我們更能清晰地了解佛教修行次第,建立佛法正確知見,堪稱為佛門寶貴的一本綱要說。

日期:
時間:
逢星期日
14:00-17:00
一乘行 - 法華禪修班
備註:
需報名,法會日及圓明寺八關齋戒日,講堂共修暫停
《法 華經》全名《妙法蓮華經》,共7卷,成立年代約公元前後,由姚秦鳩摩羅什所譯。此經說的是一乘圓教,表達清淨之了義,究竟圓滿,無上微妙,素有「經中之王」的美譽。《法華經》流行於中國的大乘的佛教,並是智顗大師創立天台宗的根據經典。是次禪修課,以台灣印順導師所撰寫的《妙法蓮華經講義》,為上課講解之依據,祈願學員從導師的《妙法蓮華經》闡述,理解佛陀一佛乘之奧妙道理。
bottom of page